服务热线: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世纪星月刊 > 第9期 (2010年9月)

【深度阅读】《目送:龙应台》:有些路啊,只能一个人走

2011/10/12 14:57:42

 

作者:市场部 李加佳

 

 

 

【精彩书摘】

  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,在小小的期待、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,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“懂”,做最后的转身离开。

——摘自《目送:龙应台》

  还记得初识龙应台文字之时,是她的《野火集》,那时惊叹于世间怎会有如此犀利的笔锋,而执笔者,竟是一介女子。但当这支被誉为最犀利的笔流淌出温情的墨水,缠绵道出世间最难以言尽的情感的时候,我才真正意识到:哦,龙应台,她本身是一位女子,比起针砭时弊的凌厉来,她更有敏感丰富的情思,有着对生老病死细腻的感触。

  也许是因为年近花甲,从《亲爱的安德烈》开始,龙应台的笔触由刚烈不羁转变为痛楚的温情,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开始补习“人生的基础课程”,于是,在散文集《目送》里,她将对于生活及生死的体会汇于笔端:她写父亲的逝、母亲的老、儿子的离、朋友的牵挂、兄弟的携手共行,写失败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。

  有人将《目送》比作二十一世纪的《背影》,同是用略带痛楚的笔调解剖亲情,但身为女人的龙应台,她的下笔还要纤细敏感些。与朱自清的《背影》不同的是,《目送》是以龙应台以自己作为承接点,向上是身为女儿对双亲的深情,向下则是身为母亲对两个儿子的柔情,多了一个角度,读者也会多一份思考及体会。

  “我慢慢地,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”

  这是龙应台的《目送》中的一段话。看似短短一句,却是多少次的辞行和送别才体悟出来的?记得当初考大学时,只顾想着远离家乡,去很远的地方寻找自己的自由天地。当真正来到遥远的北方,深夜在陌生城市的被窝中悄悄哭泣时,第一个想念的还是爸爸轻拍自己脑袋的手和妈妈亲手做出的菜。可似乎这就是逃不开的命运,从上大学开始,家就变成一间客栈,一家旅店,只在每年寒暑假才能回家待上个把月,享受皇帝般的家庭宠爱。而每次离家,都不忍回头,怕看见妈妈红了的眼眶,更怕自己突然发现,不知不觉间父母已经不再年轻,并以我不敢相信的速度老去。现在才明白,原来在那一次次没有回头的时候,父母都在巴巴地望着我远去的背影,目送我的离开。这种心情,用妈妈的话来说,就是“只能将来你有了小孩才能体会”。

  也许这是一个普世的轮回,永远有父母在老去,也永远有小孩在成长,然后离开,总有那么一段路,得自己去走。

  如果在日复一日快节奏的生活里许久没有流泪,不妨在这本温暖疼痛的散文集里放肆一下,摘出两段简单的文字,也许感动会来得触不及防:

  “她曾经是个多么耽溺于美的女人啊。六十岁的她和三十岁的我,曾经一起站在梳妆镜前,她说:‘小晶,你要化妆。女人,就是要漂亮。’”

  “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,认认真真地说:‘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。你还不明白吗?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。’”

  除却文字,《目送》一书中,精彩的还有内页里那一张张照片,每一张都承载着时光,像是某人从生活流光中悄悄偷走的一般,也许是一家破旧的茶馆,也许是盘根错节的老树根,也许是旧日的毕业照,都是那么的熟悉又窝心。忍不住想,如果我们都能用这样细致的视角去看待生活,幸福感会不会攀升呢?而“柔化”了的龙应台是这样回答“幸福是什么”:

  “幸福就是,寻常的人儿依旧。在晚餐的灯下,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,讲一样的话题。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,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。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,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。”

  “幸福就是,早上挥手说‘再见’的人,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,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,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。”

  这两段截自书中一篇名为《幸福》的散文,事实上,她是在强调民众需要的是喜乐平安,而非时时充斥着恐惧的生活,她没有放过那些社会上的问题,但是又将一切尖锐锋芒包裹在平凡温暖的外衣下,闲话家常般娓娓道来,有人说这样的龙应台没有气势了,不喜欢,相反我却更喜欢这样的龙应台,尽管不是从前那般"横眉冷对千夫指"的姿态,却更有一番成熟和淡定,隐隐透出些微禅意。关于她的转变,可以去看书中的《(不)相信》一文,也许可以一窥一二。

  最后,以一段画境般的文字来结束吧:

  “巷子很深,转角处,一个老人坐在矮凳上,戴着老花眼镜,低头修一只断了脚的高跟鞋;地上一个收音机,正放着哀怨缠绵的粤曲。一只猫,卧着听。”

  不知道为什么,看到这段文字,心一下子就软了,如果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路必须独自前行,那么,只愿在这段路上岁月静好,现世安稳。

 


 


企业邮箱  |  法律公告  |  隐私保护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